微信关注,获取更多

青藏高原研究所怎么样,青藏高原研究所怎么样知乎




今天给各位分享青藏高原研究所怎么样的知识,其中也会对青藏高原研究所怎么样知乎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一、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的师资力量

研究所已逐步组建起了一支“立足高原,研究高原”的科研人才队伍。截至2008年底,青藏高原所共有在职职工142人,流动人员146人,进创新岗位人员111人。在职职工中,共有科研人员120人,科技支撑人员37人,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正高级专业技术人员19人、副高级专业技术人员32人、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入选者16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6人,项目聘用人员31人;流动人员中,共有客座研究员8人、访问学者2人。青藏高原所现有地理学、地质学、大气科学和地球物理学一级学科硕士、博士研究生培养点,并设有自然地理学二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2008年共有在学研究生120人,其中博士生58人、硕士生62人,有在站博士后16人。

二、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的科研条件

1、截至2014年底,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全体在职职工248人。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1人(美籍学术副所长)、研究员36人、副研究员40人,包括:基金委“创新群体”2个;“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0人;“百人计划”入选者18人(藏族1人),国家级百千万工程5人,优青获得者3人。

2、中国科学院院士:姚檀栋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姚檀栋方小敏丁林马耀明田立德徐柏青康世昌阳坤刘勇勤杨永平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入选者赵俊猛易朝路康世昌刘景时阳坤张寅生张更新侯居峙苏凤阁张凡颜茂都兰措王磊白玲孔维栋孙亚莉据2015年9月研究所官网显示,该所设科研有院重点实验室3个,院重点野外台站5个,在此基础上,推动羌塘(双湖)高原站和墨脱低地站的建设;2014年1月21日,根据中国科学院“率先行动”计划和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要求,依托青藏高原所建设的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地球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正式成立,把国内外青藏高原研究力量聚集到一起,实现研究模式新的升级;另有加德满都科教中心。

3、中国科学院重点实验室(3个):青藏高原环境变化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大陆碰撞与高原隆升重点实验室、高寒生态学与生物多样性重点实验室

4、中国科学院重点野外台站(5个):纳木错多圈层综合观测研究站、珠穆朗玛大气与环境综合观测研究站、藏东南高山环境综合观测研究站、阿里荒漠环境综合观测研究站和慕士塔格西风带环境综合观测研究站主要设备仪器序号仪器型号所属实验室1稳定同位素比质谱仪IRMS环境实验室2·有机单体-稳定同位素比质谱仪GC-IRMS环境实验室3·光腔衰荡光谱仪CRDS环境实验室 4·多接收惰性气体质谱仪(HelixMC)碰撞实验室5·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OES)碰撞实验室6·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LA-ICP-MS)碰撞实验室7·水同位素分析仪(WS-CRDS)碰撞实验室8·碳氢同位素分析仪(CM-CRDS)碰撞实验室9·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碰撞实验室 10MIDISherlock脂肪酸图谱微生物鉴定系统生态实验室11·BiologGenШ多碳源分析仪生态实验室12·IONPGM遗传基因分析仪生态实验室

三、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怎么样

简介: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以下简称“青藏高原所”)是院党组根据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重大战略需求和国际科学前沿发展趋势,在知识创新工程科技布局和组织结构调整中成立的研究所之一。青藏高原所于2003年成立,实行“一所三部”的特殊运行方式,三个部分别设在北京、拉萨和昆明。北京部的主要功能是科学实验基地、学术交流基地、国际交流基地和综合协调基地;拉萨部的主要功能是科学观测研究的野外基地、国际合作研究的野外基地、西藏高水平科学实验基地、西藏社会经济发展的服务基地和西藏科学普及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昆明部的主要功能是青藏高原种质资源保存基地和极端环境下生物的生态适应性及遗传资源研究基地。截至2014年底,青藏高原所全体在职职工248人。据2016年6月研究所官网显示,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有在读研究生205人,其中硕士生70名、博士生100名、博士留学生35人,博士后30多人。该所设科研有院重点实验室3个,院重点野外台站5个;2014年1月21日,依托青藏高原所建设的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地球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正式成立;另有加德满都科教中心。

四、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的研究方向

1、青藏高原研究所的研究方向:进一步明确了近阶段的主要科研任务;按照新的体制和模式,经院党组决定,新组建的研究单元之一。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复字〔2003〕165号文件《关于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等单位机构编制的批复》,正式批准了青藏高原研究所的成立。

2、青藏所实行“一所三地”的特殊运作方式,分别在拉萨、北京、昆明设“部”。其中,拉萨部主要负责野外实验研究和支撑系统台站的运行与管理;北京部主要负责建立高水平的研究室和开展室内科研工作,以及提供便利的国际学术交流舞台,吸引国际一流研究人才,组建具有国际水平和创新能力的科研队伍等工作;昆明部主要负责开展极端环境生物种质资源研究和建立种质资源库等工作。

3、2003年10月,。随后,批复了青藏所《关于上报创新人员编制组成的报告》。为搭建一支与国际化研究机构相适应的队伍,研究所本着“立足高原,研究高原”的宗旨,在人员招聘中,始终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宁缺勿滥”的原则,组建了管理队伍,并招聘了第一批研究员、副研究员来所工作。研究所计划面向社会,持续、公开招聘优秀研究人员来所工作,不断的加强科研队伍建设工作。2004年,计划招生18位博士生、12位硕士生,并已经完成了博士、硕士点的申报工作。

4、2003年12月31日,中国科学院发了科发人教字〔2003〕374号文件《关于成立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等四个单位的通知》文件,确定青藏高原研究所的研究方向是:围绕青藏高原隆升过程及其对亚洲和北半球气候环境影响这一核心科学问题,研究青藏高原地球动力、地表过程与环境变化和极端环境下生物的生态适应性及生物遗传资源等若干领域的国际前沿科学问题,做出独创性的、有重大国际影响的新成果,为适应和改善东亚地区人类生存环境服务。青藏高原研究所的主要任务是:受中国科学院委托,站在国家青藏高原研究重大科学问题需求的高度,组织围绕青藏高原研究的综合项目和计划,协调有关青藏高原研究的长期科研活动,有意识地促进各部门(单位)间优势力量的联合。调动国内外积极因素,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有力地推动青藏高原科学研究的发展。在支撑平台方面,加强数据采集平台建设,加强有特色、高水平的实验室建设,组建一支具有国际水平和创新能力的科研队伍,将青藏高原研究所建设成为开放型的、组织管理与国际接轨的国际一流水平的研究机构,逐步成为国际青藏高原研究的中心。科学目标是:通过第一手原始数据和国际前沿的研究手段,在青藏高原岩石圈结构与演化、青藏高原环境演变与全球变化、青藏高原地表与大气过程、生物遗传资源等方面形成原创性的具有重大国际影响的研究成果,持续产出有重要影响的研究论文,形成国际一流的科研团队,建成国际青藏高原研究中心。研究所还进一步明确了主要科研任务。

5、建所以来,我所获得了院重要方向项目“青藏高原全新世以来的环境变化与生态系统关系研究”、“青藏高原北部陆内俯冲与造山作用”等重大项目,获得了国家基金委及中科院院长基金的资助,获准5位“百人计划”名额,具体申报工作正在进行。研究所继续在积极组织申请973项目、杰出青年基金、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通过各种渠道争取院外经费的支持。我所成功承办了“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中科院院长路甬祥一行西藏考察活动”和“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30年”“第四届青藏高原国际学术研讨会”等学术活动,树立了研究所开展青藏高原研究学术活动的地位。

6、青藏高原研究所自成立以来,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院制定的办所方针,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取得了重要进展。研究所瞄准国际化研究所的办所思路,定期策划、筹备青藏高原国际学术研讨会;2002年,路甬祥院长就与德国马普学会Markl主席达成共识,并提议由我院(CAS)、马普学会(MPG)和德意志研究联合会(DFG)共同成立一个伙伴计划(Partner Program),筹划青藏所建所方案等问题,并在将来共同开展纯科学的合作研究。我所将积极推动“2+2”方案,加快国际化研究所建设进程;加强与美国、日本、欧盟等国的联系与合作,进行国际合作研究项目的论证,共同开展青藏高原研究,不断推进我所的国际化进程。

好了,文章到这里就结束啦,如果本次分享的青藏高原研究所怎么样和青藏高原研究所怎么样知乎问题对您有所帮助,还望关注下本站哦!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思思考研 » 青藏高原研究所怎么样,青藏高原研究所怎么样知乎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