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关于学硕奖学金一般是多少,学硕 奖学金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一、研究生奖学金多少
研究生国家奖学金每年奖励4.5万名在读研究生。其中,博士研究生1万名,硕士研究生3.5万名。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奖励标准为每生每年3万元;硕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奖励标准为每生每年2万元。
该奖学金不仅有利于激励研究生“学习成绩优异,科研能力显著,发展潜力突出”,而且有利于国家为各行各业培养大量高素质的研究生人才,从而为“科教强国”战略的实施提供新的有力支撑。
学费:学硕一般是8000元左右,专硕根据专业的不同学费也会不同,学费奖助学金政策学校官网8、9月份都会公布,我们要及时关注,以下数据仅供参考。
国家助学金:6000元,全员覆盖,每位研究生都有
学业奖学金:人均8000元,按比例分配,覆盖面为40%-60%
国家奖学金:20000元,表现优秀的研究生,约占在校研究生2.3%左右
三助津贴:科研经费、学费收入、社会捐助等资金,设置研究生”三助”(助教、助研、助管)岗位,并提供”三助”津贴
国家奖学金每年20000元/人,博士研究生每年30000元/人,新生学业奖学金,覆盖面为80%以上,最高奖励标准为每年8000元/人。
二、专硕和学硕的奖学金一样吗
专业硕士有奖学金,奖励标准与资金来源与其他硕士同等。
国家奖学金:每年硕士生3.5万名,奖励标准为每生每年20000元。
另外还有研究生学业奖学金、研究生国家国家助学金、助学贷款、研究生助教、助研和助管岗位津贴、社会捐助等资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2013年2月28日发布文件《关于完善研究生教育投入机制的意见》(财教[2013]19号),详细规定了研究生教育的经费投入,并规定了专业硕士与其他硕士享受同等待遇。
专业学位(professional degree),中国学位类型的一种,与之对应的是学术型学位(academic degree)。专业学位与学术型学位处于同一层次,培养规格各有侧重,在培养目标上各自有明确的定位。
其目的是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并适应特定行业或职业实际工作需要的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专业学位与学术型学位处于同一层次,培养规格各有侧重,在培养目标上有明显差异。
学术型学位按学科设立,其以学术研究为导向,偏重理论和研究,培养大学教师和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而专业学位以专业实践为导向,重视职业实践和应用,培养在专业和专门技术上受到正规的、高水平训练的高层次人才。
三、南京大学硕士生奖学金是多少
1、揭秘南京大学硕士、博士研究生的福利与经济状况
2、在南大学子的关切下,我们针对研究生奖助学金的最新政策进行了梳理,以消除可能存在的误解。所有信息基于南大官方文件,包括南字发〔2014〕105号至2020年发布的相关通知。
3、基础奖学金政策由《南京大学研究生学业奖学金实施暂行办法》和《南京大学研究生助学金管理暂行办法》来规定,其中2017年和2020年的文件对博士生的资助有重要调整。具体规定可在《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助学金学业奖学金改革暂行办法》中找到。
4、在费用方面,学硕的学费为8000元,专硕为10000元(特殊情况以章程为准),博士研究生的学费是10000元,直博生前两年为8000元。住宿条件因校区而异,仙林区硕士生住三人间,博士生二人间,且有热水洗浴;鼓楼和浦口的住宿条件各异,但博士生宿舍提供独立卫浴。
5、2021级专硕不提供住宿,但有交通补贴。博士生延毕期间的租房补贴为每月600元,而专硕交通补贴为每月200元,发放时间为十个月,年底一次性发放。在餐饮上,南大食堂价格近年来有所上涨,研究生们普遍每月在饮食上花费超过1500元。
6、交通方面,仙林校区主要依靠共享单车和小紫车,鼓楼和浦口的通勤则需考虑更多交通方式。医保方面,大学生医保200元/年,非强制性,但有助于降低医疗花费。体检方面,新生入学时需进行校医院体检,费用为86元。
7、硕士研究生(学硕与专硕不分)的学业奖学金在每年11月底或12月底发放。首年根据院系评定,保研者为一等,考研者分为二等和三等,直博生前两年享受10000元学业奖学金。后两年,硕士生奖学金分三档,具体依据各院系规定,如化院依据研一选修课成绩。
8、博士研究生的奖学金和助学金包括国家助学金,每月10号发放,研三时每月600元。部分院系还设有针对困难生的助学金,以及以科研成果为评定标准的资助。助研费则因导师而异,一般在400-1000元/月,随着研究进度有所增加。
9、额外的收入机会,如阅卷工作(收入3000元以上),对专业要求较高,需导师许可。兼职可能因专业和个人精力而异,理工科学生往往难以兼顾。
10、总结来说,导师助研费是根据个人导师和院系情况而定的,总体上博士生的收入相对较高,但奖学金和助学金体系较为复杂,通常研一阶段较少,入学后需进一步了解。
11、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具体规定请以学校官方文件为准。祝愿每一位南大学子在学术和生活上都能顺利前行!
四、专硕和学硕在奖学金和学费方面有什么区别没啊
1、学费:可以享受免除学费的待遇,学费一般8000元每年;
2、奖学金:各专业均可享受奖学金。
3、学费:一般高于8000元每年,某些专业甚至高达上万元或几万元不等;
4、奖学金:一些专业与学硕一样享受奖学金;但是一些专业(工商管理、金融、会计等)不但学费高(达到几万元),而且没有奖学金。
5、总之,专硕侧重于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学硕侧重于科研型、学术型人才培养。
五、专硕和学硕在奖学金和学费方面有什么区别没 啊
一个是学术型硕士,一个是专业型硕士。
时间上,学硕一般读3年,专硕2年。
金钱上,学硕无学费,专硕有学费,几万左右。
其实现在找工作的话,企业更看重本科院校。
专业硕士以前就有,但都是分非脱产(周末上课)和脱产(全日制)两种,09年以前应届毕业生不能考,只有工作两年之后的人才可以考,不过09年的时候应届毕业生可以从学术硕士调剂到专业硕士。以前的专业硕士只有学位证没有学历证,也就是说你的学历还是本科学历。只是有个硕士的学位而已。如果单位要就研究生才能上的工作你就没法去,因为你没有学历证。09年国家开始招收应届毕业生能考的专业硕士,有学历,也有学位,也就是所谓的双证。
全日制专业硕士即学术型硕士是和普通的硕士一起参加全国统考!只是考试科目不一而已,具体科目有什么不一样,请参看自己报考学校的招生简章。必须提醒的是,专业硕士毕业后和学术性拿到的毕业证书是一模一样的。
但是学位的话,请注意了,不是“专业硕士”这四个字眼!而是分类的,专业硕士是个统称。它包括“工程硕士,建筑学硕士,法律硕士,临床医学硕士”等等。所以根据你的专业,拿到的学位就是相对应的。比方说你是“结构工程”的专业硕士,那么你拿到的学位上面的字眼就是“工程硕士”。你是建筑学的专业硕士,那你拿到的就是“建筑学硕士”!不是“专业硕士”字眼!!特此提醒!学术性的话,学位证书就是“工学硕士”等等!从学制来说,专业硕士一般只要求2年即可毕业,其中不少于半年的实习期,重视操作能力;而学术型基本上以学习理论为主,学制一般为3年。
专硕和学术型硕士(科学型硕士),在校的主干课程基本上是完全一样,生活、学习与导师培养方式等等都没太大区别!
三助申请的岗位有区别,专硕的比较少;
奖学金,同样有 A、B类。学术型的每个人都有奖学金,而专硕型,只有部分人有。也就是说有一部分人要自己出全部学费、(其实这是和学校有关系的,比方说武大,上海交大的专硕是全部有奖学金的。同济特例!);
3、专硕研二要外出实习半年。这是必修的课程。(但是如果导师有项目就不要出去了,可以跟着导师做);
4、毕业论文,专硕既可以做学术型的论文,也可以做工程实例型的;
至于就业,通过最新的统计资料来看,拥有双导师制(除了拥有与学硕相同的学术导师之外,专硕的学生还拥有一名校外的在社会上颇具实力的专业性的实习导师,很多时候通过实习导师的帮助,专硕的学生通常能够获得较多的推荐的实习机会以及在找工作的时候也能得到实习导师的很多帮助)的专硕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要好于学硕的毕业生,因为与学硕的毕业生相比,专硕的毕业生在校期间实习机会以及专业能力会更加侧重。
总结:对于工科类的来说,外出的实习不乏为一件好事情。但最后还要靠自己的考虑,和导师的态度!
去年招收和今年包括以后的招生区别:
1、09年,是一条线,大家一起复试,将录取的人定下来后,再将排名靠后的人安排成专业硕士
2、10年及其以后。分两条线,分别招收!根据最近几年的情况来看,专硕的报考情况由初始的较为冷清已经发展为愈加的火爆,尤以MPAcc(会计专硕)为甚。
1、专业硕士是个统称,除去以前非全日制,非脱产的来说还有一部分,也是有双证的,社会认可度也比较高的。比如:法硕,MBA,MPAcc,MAud等,这些都是专业硕士。
2、09年的添加的很多新的方向的专业硕士。一般情况下的学费都是10000以上,有 A和 B类奖学金之分。但是随着2014年学硕也收费的政策出台以后,学硕和专硕以后一样都是自费的方式。
3、今年开始国家按照政策会转变专硕和学术性的比例,未来的趋势是专硕将占据研究生招生比例的重中之重,所以10年开始就已经有保研保成专业硕士的了。
4、每个学校的奖学金政策不同,其他学校其实没有什么三助岗位,只要研究生,就每人一般200多一个月。而同济是把这些钱集中起来,作为三助岗位的人每月400。必然有申请不到三助的人
总结:名校的专业硕士还是很值得读的。借着这个牌子还是很好的。其次,要自己多学东西,提高能力。毕竟社会上是靠能力吃饭的!
学术型硕士 vs专业型硕士在有相同的领域,谁更强?
国家的新政策,现在助学金全日制专业硕士也有了,奖学金大部分也有了,国家规定必须有,只是政策刚下来各个学校的配套还没跟上,学费也一样了,而且有半年以上的实习实际上是个优势(但是,10年湖南大学的专业硕士除了保研的学生有奖学金,其他同学都为自筹)正如你所说,国家的新政策是全日制专业硕士的奖助学金也有了,学费也一样了。而且国家是打算一步步减少学术型硕士,增加专业型硕士,最终达到专业型:学术型为7:3,在不读博士的情况下读全日制专业型硕士有大得多的优势,而读博的情况下是学术型好,因为国家就是打算把学术型当做读博的中间跳板。
好端端的干嘛减少学术型,增加专业型?摆明就是以往的学术型硕士培养方式不好,国家要换个更好的培养模式嘛,哪有越换越差的道理?专业型的优势在于没有论文的要求,学生可以集中注意力搞工程研究和应用研究,更加符合用人单位的要求,而且学校在抓紧跟企业合作,在有好的实习单位的时候明显会优先分给专业型的硕士。另外,在同样是双证的情况下,以往也都是专业型大胜学术型。
例如:专业型的 MBA明显认可度比学术型的管理学要高;专业型的临床医学认可度比学术型的医学硕士要高(很多医院都是只认临床医学);会计硕士专业学位认可度也是比会计学术学位要高
什么是专业学位?专业学位有哪些特点?
专业学位(professional degree),是相对于学术性学位(academic degree)而言的学位类型,其目的是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并适应特定行业或职业实际工作需要的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专业学位与学术性学位处于同一层次,培养规格各有侧重,在培养目标上有明显差异。学术性学位按学科设立,其以学术研究为导向,偏重理论和研究,培养大学教师和科研机构
的研究人员;而专业学位以专业实践为导向,重视实践和应用,培养在专业和专门技术上受到正规的、高水平训练的高层次人才,授予学位的标准要反映该专业领域的特点和对高层次人才在专门技术工作能力和学术能力上的要求。专业学位教育的突出特点是学术性与职业性紧密结合,获得专业学位的人,主要不是从事学术研究,而是从事具有明显的职业背景的工作,如工程师、医师、教师、律师、会计师等。专业学位与学术性学位在培养目标上各自有明确的定位,因此,在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授予学位的标准和要求等方面均有所不同。
我国自1991年开始实行专业学位教育制度以来,经过十几年的努力和建设,专业学位教育发展迅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目前,己基本形成了以硕士学位为主,博士、硕士、学士三个学位层次并举的专业学位体系。目前我国设置了19种专业学位,即法律硕士,社会工作硕士,教育硕士、博士,体育硕士,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翻译硕士,艺术硕士,风景园林硕士,工程硕士,建筑学学士、硕士,农业推广硕士,兽医硕士、博士,临床医学硕士、博士,口腔医学硕士、博士,公共卫生硕士,会计硕士,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军事硕士专业学位。
截止2008年上半年,我国专业学位教育已累计招生86.5万人,其中学历教育招生24.6万,占专业学位总体招生数的28.4%;在职攻读招生61.9万,占专业学位总体招生数的71.6%。目前我国参与专业学位教育的院校总数为431个,占我国博硕士学位授权单位总数的60%。可以说,我国已经初步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专业学位教育制度,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量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
目前国外专业学位教育的情况如何?
西方很多国家在专业学位教育上起步较早,发展非常迅速。
美国是世界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最发达的国家。二战后美国专业研究生教育经历了一个快速发展时期,规模不断扩大,种类不断增加,目前已经成为美国研究生教育的主体。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层次与学术性研究生学位层次对应,也分为专业硕士和专业博士两个层次。在博士研究生层次,全美有500多个学科领域可授予博士学位,除传统的哲学博士(PHD)以外,有56种博士专业学位,10种第一职业学位。在硕士层次,专业性硕士学位种类众多,其中,建筑硕士、工商管理硕士、教育硕士、艺术硕士、图书馆科学硕士、公共卫生硕士、护理科学硕士、社会工作硕士等专业硕士培养规模非常大。
到90年代,美国硕士专业学位获得者的比例已占整个硕士学位获得者人数的55%以上。哈佛大学2001-2002年度授予学位总数为6791个,其中学术性学位2438个,占36%,专业性学位4353个,占64%。从美国社会来看,很多行业把硕士专业学位看作是进入行业、个人发展提升的重要依据,尤其在工商、教育、工程和护理等领域。
英国硕士和博士层次也都按研究型和专业型两个导向来培养。根据英国教育统计机构的统计数据,2003年至2008年期间,英国每年授予的课程型研究生(Postgraduate taught)(专业学位)学位数占授予研究生学位总数的比重平均为75%左右。
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目前,我们年招收硕士研究生已达40多万人,从硕士研究生就业趋势来看,更大量的是走向社会实际领域。同时,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需求,无论是规模,还是质量都有更大的需求,有更迫切的愿望。目前,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培养目标比较单一,人才培养的适应性不强,学术性硕士研究生规模过大,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规模过小,仅占硕士学位的10%;同时,专业学位类型和涉及职业领域还比较少,在职攻读专业学位比例较大、全日制攻读比例过小,与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之间存在一定的脱节现象,严重影响了研究生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应该抓住机遇,尽快地、坚决地予以扭转。要坚持“以人为本”,高度关注研究生就业去向,培养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应用型人才;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的要求,实现研究生教育的分类培养,结构优化;运用“统筹兼顾”的方法,实现应用型与学术型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共同发展。优化硕士研究生招生结构,调整硕士研究生培养
目标,积极推进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加强应用型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力度,促进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有效衔接。
当前,专业学位教育在招生对象、培养模式、学习方式上有哪些特点?
专业学位类型有很多种,根据专业特点和职业性质,不同专业学位在招生对象、培养模式和学习方式上,有很大不同。有的专业学位招收对象需要有一定工作经验,如工商管理硕士(MBA),其培养目标是企业的经营管理人员,教学方式是研讨式、案例分析、团队合作等,要求学习者要了解企业的实际运行情况,具有直接的感性经验,问题导向式学习。一般而言,管理类的专业学位都要求有一定的实践经验和一定的阅历,这一类专业学位招收对象不面向应届毕业生,要求具有一定的工作经验。而有的专业学位,如翻译硕士,其培养目标是具有较强的双语交流能力和综合的文化素养,在教学环节强调口译笔译实践,加强翻译实践能力,其学习过程,就是实践过程,因此,这类专业学位可以面向应届生招生。
由于在1999年以前,我国硕士研究生规模较小,而且主要是为教学科研岗位培养学术性人才,因此,当时的专业学位教育主要针对的是已经工作的在职人员,满足他们在职提高的要求。为此,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开通了在职人员攻读专业学位教育的渠道,实施非全日制培养,大大地满足了社会在职人员学习提高的愿望。但专业学位教育不仅仅是要满足现有在职人员的需要,更重要的是要吸引优秀生源,调整优化硕士研究生培养结构,成为硕士研究生教育的主体,成为高层次人次培养的重要方面。因此,专业学位教育有双重任务,一个是吸引优秀应届毕业生,实施全日制学习方式,培养实践部门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另外,就是面向在职人员,开展非全日制学习方式。两种模式,两种学习方式,两种招收对象,但培养目标相同,都同等重要。
为适应我国当前的社会经济形势对研究生教育结构转变的需要,教育部决定从2009年开始,除工商管理硕士(MBA)、公共管理硕士(MPA)、工程硕士的项目管理方向、公共卫生硕士、体育硕士的竞赛组织方向、艺术硕士等管理类专业和少数目前不适宜应届毕业生就读的专业学位外,其他专业学位面向应届毕业生招收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行全日制培养。目前,我国专业学位教育正处于发展的大好时机,我们要抓住机遇,采取措施,积极促进专业学位教育较快地发展。由于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经济结构正处于调整和转型时期,职业分化愈来愈细,职业种类愈来愈多,技术含量愈来愈高,社会在管理、工程、建筑、法律、财经、教育、农业等专业领域对高级专门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强烈,专业学位教育所具有的职业性、复合性、应用性的特征也在逐渐地为社会各界所认识,其吸引力定会不断增加。因此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规模必须相应有较大的发展。
所以,增加招收一定数量的专业学位研究生,不仅是为了应对当前就业问题,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而且是要通过一定的增量,促进完成研究生培养结构的调整,激活硕士研究生结构调整的阀门,进而发出结构调整的明确信号,进而进一步促进研究生存量的调整。因此,这次结构调整是重新定位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培养目标,使得硕士研究生培养更加密切地满足社会的需求,从世界研究生教育发展趋势和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的现实出发,逐渐将硕士研究生教育从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转变,实现研究生教育结构的历史性转型和战略性调整。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思思考研 » 学硕奖学金一般是多少 学硕 奖学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