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考研政治马原核心考点归纳 马原必备知识点汇总

22考研政治马原核心考点归纳 马原必备知识点汇总

2022研究生考试将开始,众所周知,政治这门公共课知识点多,需要进行大量的背诵,今天为大家整理了考研政治马原核心考点,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马原第一章

本章内容: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发展,理论内容,思想渊源,特征。

考查方式:选择题

一、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和发展

(一)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1、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并为后继者所不断发展的科学理论体系。

2、马克思主义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基本组成部分。

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对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的集中概括。它体现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性质和整体特征,体现马克思主义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二)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社会根源、阶级基础和思想渊源

1、首先,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其次,无产阶级在反抗资产阶级剥削和压迫的斗争中,逐步走向自觉,并迫切渴望科学的理论指导。再次,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和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

2、马克思主义是在批判地继承、吸收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合理成分的基础上,在深刻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趋势和科学总结工人阶级斗争实践的基础上,创立和发展起来的。

(三)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是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二、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和当代价值

(一)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

1、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科学性、革命性、实践性、人民性和发展开放性。

2、科学性是指马克思主义是对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本质和规律的正确反映。

3、革命性是指马克思主义的集中表现了彻底的批判精神和鲜明的无产阶级立场。

4、实践性是指马克思主义是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在实践中接受检验,并随实践而不断发展的学说。

5、人民性是指人民至上是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立场。

6、发展开放性是指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学说,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二)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

1、马克思主义是我们观察当代世界变化的认识工具。

2、马克思主义是指引当代中国发展的行动指南。

3、马克思主义是引领人类社会进步的科学真理。

►马原第二章

本章内容:唯物论、辩证法。

注意事项:这两大块内容多,难度大,需要多花时间和精力进行理解。

考查方式:选择题、分析题。

一、唯物论

1、哲学基本问题是

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2、哲学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其一,思维和存在或者精神和物质,究竟谁是世界的本原,即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

其二,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即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3、派别判断

思维和存在何者第一性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对立的基本派别。

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根据对世界存在状态不同的理解划分为: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4、意识产生的条件

(1)人脑的机能和属性。

(2)社会实践特别是劳动在意识的产生和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5、意识的本质

意识从其本质来看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意识在内容上是客观的,在形式_上是主观的。

6、运动和物质的关系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物质是运动的物质承担者。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7、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相对静止包括空间位置暂时不变和事物性质尚未发生根本变化两种情况。

8、社会生活的本质:实践

实践是使物质世界分化为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历史前提又是使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起来的现实基础。

二、辩证法

1、总特征

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和总特征。

2、联系的内涵

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和条件性。

3、发展的实质

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4、唯物辩证法的三大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根本)、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

5、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的辩证关系

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相互联结、相互制约的。

无条件的绝对的斗争性与有条件的相对的同一性相结合,构成事物的矛盾运动,推动事物的发展

6、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隨;是正确理解矛盾学说的关键不懂得它,就不能真正掌握唯物辩证法。

7、量变和质变的关系

第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第二,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第三,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量变和质变是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量变引起质变,在新质的基础上事物又开始新的量变如此交替循环,形成事物质量互变的规律性。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形式和状态,体现了事物发展的渐进性和飞跃性的统一。

8、辨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

第一,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

第二,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它是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转变,是从旧质到新质的飞跃。

第三,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新事物孕育产生于旧事物。

第四,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

►马原第三章

本章内容:实践与认识的关系,真理

注意事项:内容多,难度大,多理解,把握实践、认识、真理之间的逻辑关系

考查方式:选择题、分析题

一、实践与认识的关系

1、实践的定义

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其中物质生产实践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对其他实践形式起着主导的作用。

2、实践的特征

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社会性的物质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三个基本特征。

3、实践的三要素

人的实践活动是以改造客观世界为目的的客观过程,是实践的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必须借助于一定的手段和工具即实践的中介。实践的主体、客体和中介是实践活动的三项基本要素,三者的有机统一构成实践的基本结构。

4、主体客体化与客体主体化

主体客体化,是人通过实践使自己的本质力量作用于客体,使其按照主体的需要发生结构和功能上的变化,形成了世界上本来不存在的对象物。客体主体化,是客体从客观对象的存在形式转化为主体生命结构的因素或主体本质力量的因素,客体失去客体性的形式,变成主体的一部分。

实践形式的多样性

一是物质生产实践,

二是社会政治实践,

三是科学文化实践。

6、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它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

第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第二,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第三,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第四,实践是认识的目的。总之,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

7、认识的本质

认识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要反对两种错误的认识:其一是唯心主义先验论,其二是旧唯物主义直观反映论。

8、认识的两次飞跃

认识的发展过程,首先是由实践到认识,即从实践中产生感性认识,然后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这是认识过程中的第一次飞跃;认识的第二次飞跃是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其中第二次的飞跃是更为重要的飞跃

9、认识具有反复性与无限性

认识过程的反复性是指,人们对于一个复杂事物的认识往往要经过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这是因为在认识过程中始终存在着主观和客观的矛盾。从客观方面看,事物的各个侧面及其本质的暴露有一个过程从全观方面看,人的认识能力有一个提高的过程。

认识发展的无限性是指,对于事物发展过程的推移来说,人类的认识是永无止境、无限发展的,它表现为“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无限循环,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不断推移的永无止境的前进运动。这种认识的无限发展过程,在形式上是循环往复,在实质上是前进上升。

二、真理

1、真理的定义

真理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真理具有客观性,凡真理都是客观真理。真理的客观性或客观真理有两层含义:

一是指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

二是指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

2、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关系

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同一客观真理的两重属性。任何客观真理都是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统

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相互依存、相互包含的。一方面,相对之中有绝对,绝对真理寓于相对真理之中,任何相对真理中都包含有绝对真理的颗粒;另一方面,绝对之中有相对,绝对真理通过相对真理表现出来,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绝对真理。

3、真理与谬误

真理和谬误是辩证统一的,它们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真理和谬误在一-定范围内的对立是绝对的,但超出一-定范围,它们就会互相转化。

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是马克思的一条基本原则。

4、真理的检验标准

实践。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所决定的。实践检验真理是一个过程,不是一次完成的,已被实践检验过的真理还要继续经受实践的检验。

5、真理与价值

真理和价值在实践中的辩证统-关系,主要体现在:首先,成功的实践必然是以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为前提的。其次,价值的形成和实现以坚持真理为前提,而真理又必然是具有价值的。再者,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是相互制约、相互引导、相互促进的。

►马原第四章

本章内容:社会基本矛盾、历史发展动力,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注意事项:内容不难,但是有些概念易混淆,需要注重关键词的区分。

考查方式:选择题

一、社会基本矛盾

1、社会存在

属于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是社会实践和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包括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以及生产方式、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其中,物质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基础。

2、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

两者是辩证统一-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它在反映社会存在的同时具有自己特有的发展形式和规律。

首先,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完全同步性和不平衡性。

其次,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各自具有的历史继承性。

最后,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这是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突出表现。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促进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帽碍作用。

3、社会基本矛盾

有两个。第一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第二是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

4、经济基础的含义

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5、上层建筑的含义

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意识形态又称观念上层建筑,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思想观点,政治法律制度及设施和政治组织又称政治上层建筑。

6、社会形态的含义

是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体。

二、历史发展动力

1、根本动力

社会基本矛盾

2、直接动力

阶级斗争是阶级利益根本冲突的对抗阶级之间的对立和斗争。阶级斗争根源于阶级之间物质利益的根本对立,根源于社会经济关系的冲突。阶级斗争是社会基本矛盾在阶级社会中的直接表现,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3、其他动力

1)革命是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是社会形态的质变。革命的实质是革命阶级推翻反动阶级的统治,用新的社会制度代替旧的社会制度,解放生产力,推动社会发展。

2)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又一重要动力。改革是在同一社会形态内,通过调整、变革不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某些部分及环节,实现该社会形态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

3)科学技术革命是社会动力体系中的一-种重要动力。

三、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

1、人的本质

人的本质是现实的人之所以存在的內在根据。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

2、人民群众的作用

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人民群众从质上说是指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从量上说是指社会人口中的绝大多数。人民群众的最稳定的主体部分始终是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群众及其知识分子。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人民群众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马原第五章

本章内容: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论,资本主义社会评价。

注意事项:难度大,尤其以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为主,考试中是高频考点,需多花时间进行

考查方式:选择题

一、劳动价值论

1、商品的定义

商品是用来交换的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

2、使用价值的定义和属性

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即商品的有用性反映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关系,是商品的自然属性,是-切劳动产品共有的属性。使用价值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3、价值的定义和属性

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类脑力和体力的耗费。价值是商品特有的社会属性,使用价值不同的商品之所以能按一定比例相交换,就是因为它们都有价值。

商品价值在质的规定性上是相同的,因而彼此可以比较。商品的价值实体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在本质上体现了生产者之间的一定社会关系。

4、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关系

两者对立统一。其对立性表现在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相互排斥的,二者不可兼得。其统一性表现在作为商品,必须同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

5、商品价值量的决定因素

商品价值的量是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决定的,决定商品价值量的,不是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而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6、价值规律的内容及表现形式

(1)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

(2)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商品的价格围绕价值自发波动。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

7、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私人劳动同社会劳动之间的矛盾。这个矛盾必须通过交换解决。

二、剩余价值理论

1、劳动力商品的特点

劳动力商品也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劳动力商品在使用价值上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它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源泉,它在消费过程中能够创造新价值,而且这个新的价值比劳动力本身的价值更大。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

2、剩余价值的实质

剩余价值是雇佣工人所创造的并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价值(剩余劳动创造的价值),它是雇佣工人剩余劳动的凝结,体现了资本家与雇佣工人之间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

3、绝对剩余价值

绝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延长工作8的长度而生产的剩余价值。在资本主义发展初期成为资本家提高剥削程度的基本方法。

4、相对剩余价值

相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生产的剩余价值。

缩短必要劳动时间是通过提高全社会的劳动生产率实现的。(即通过提高全行业的技术)

5、超额剩余价值

超额剩余价值是指企业由于提高劳动生产率而使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差额。资本家追逐超额剩余价值的结果是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6、资本积累

资本积累的源泉是剩余价值,资本积累的本质,就是资本家不断利用无偿占有的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来扩大自己的资本规模,进一步扩大和加强对工入的剥削和统治。

7、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

不变资本是指不能带来剩余价值的资本;可变资本是指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资本。

8、资本有机构成

从自然形式_上看,由生产的技术水平所决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之间的比例,叫做资本的技术构成。

从价值形式上看,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价值之间的比例,叫做资本的价值构成。

由资本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叫做资本的有机构成,通常用C:V来表示。(即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比值)

9、资本的三个阶段和三个职能

资本依次执行三种不同职能。

第一个阶段是购买阶段,产业资本执行的是货币资本的职能。

第二个阶段是生产阶段,产业资本执行的是生产资本的职能。

第三个阶段是售卖阶段,产业资本执行的是商品资本的职能。

10、剩余价值的计算公式

(1)剩余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

(2)剩余价值or利润/可变资本

11、工资

表现为全部劳动的报酬,实际上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

12、剩余价值规律和平均利润率不断下降是资本主义社会无法避免的规律。

13、经济危机

(1)实质:生产相对过剩。

(2)根源: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即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入占有和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

(3)周期性特点:一般包括四个阶段:危机、萧条、复苏和高涨。

三、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

1、资本主义国家主要职能

资本主义国家的对内职能,主要是政治统治职能,资本主义国家的对外职能,是指资本主义国家对外进行国际交往与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的职能。资本主义国家的对外职能是对内政治统治职能的延伸,是服务于其政治统治的。

2、资本主义的民主制度

资本主义所标榜的政治制度包括资本主义的民主与法制、政权组织形式、选举制度、政党制度

3、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本质和局限性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本质是为资产阶级服务的,是服从于资产阶级进行统治和压迫需要的政治工具

其一,资本主义的民主是金钱操纵下的民主,实际是资产阶级精英统治下的民主。

其二,法律名义上的平等掩盖着事实上的不平等。

其三,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党制是一种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的政治制度。

4、资本主义国家意识形态的本质

第一,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是资本主义社会条件下的观念上层建筑,是为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经济基础服务的。

第二,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是资产阶级的阶级意识的集中体现。

►马原第六章

本章内容: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与发展,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发展趋势

注意事项:难度不大

考查方式:选择题

一、垄断资本主义

1、垄断的含义

垄断,是指少数资本主义大企业,为了获得高额利润,通过相互协议或联合,对一个或几个部门商品的生产、销售和价格进行操纵与控制。垄断是通过一定的垄断组织形式实现的。

2、垄断的本质

操纵垄断价格,以攫取高额垄断利润。

3、垄断与竞争的关系

垄断并不能消除竞争,反而使竞争变得更加复杂和剧烈。垄断条件下的竞争同自由竞争相比,具有一些新特点。

(1)在竞争目的上,垄断条件下的竞争的主要目的是要获得高额垄断利润,巩固、扩大已有的垄断地位。

(2)在竞争手段上,垄断条件下竞争的手段更加多;样。

(3)在竞争范围上,在垄断时期,竞争的规模扩大,范围遍及各个领域和部门,并由国内扩展到国外。

总之,垄断条件下的竞争,规模大、时间长、手段残酷、程度更加激烈,具有更大的破坏性。

4、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国家政权和私入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的垄断资本主义,是科技进步和生产社会化程度进一步提高的产物,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进一步尖锐化的结果。

5、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

是私人垄断资本利用国家机器来为其服务的手段,是私入垄断资本为了维护垄断统治和获取高额垄断利润,而和国家政权相结合的一种垄断资本主义形式。

二、正确认识资本主义新变化

1、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

国家资本所有制形式形成并发挥重要作用;法人资本所有制崛起并成为居主导地位的资本所有制形式。(都是剥削关系)

2、劳资关系和分配关系的变化

主要表现在:职工参与决策,终身雇佣,职工持股。

3、社会阶层、阶级结构的变化

一是资本家的地位和作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二是高级职业经理成为大公司经营活动的实际控制者。三是知识型和服务型劳动者的数量不断增加,劳动方式发生了新变化。

4、经济调节机制和经济危机形态的变化

资产阶级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不断加强,已经承担起提供财产保护、增强国家竞争力、实现经济增长和充分就业、保持经济稳定、提高社会福利水平以及维护竞争秩序等重要职能。

5、政治制度的变化

首先,国家行政机构的权限不断加强,其次,政治制度出现多元化的趋势,公民权利有所扩大。再次,法制建设得到重视和加强,最后,改良主义政党在政治舞台上的影响日益扩大。

6、资本主义新变化的根本原因

科学技术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

7、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实质

资本追逐剩余价值的本性并没有改变,改变的只是获取剩余价值的方式和方法。社会福利制度缓和了资本主义分配关系的矛盾,但并没有改变导致财富占有两极分化的制度基础。周期性经济危机仍然是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的基本经济特征。

8、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资本主义的矛盾与冲突

第一,经济发展“失调”。

第二,政治体制“失灵”。

第三,社会融合机制“失效”。

三、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发展趋势

1、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决定了资本主义必然被社会主义所代替。

2、资本主义必然为社会主义所代替,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社会将在短期内自行消亡。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必然是一个复杂的、长期的历史进程。

 ►马原第七章

本章内容:社会主义五百年的历史进程,科学社会主义一般原则

注意事项:难度不大,只需多看看,记住重要理论内容即可。

考查方式:选择题

一、社会主义理论

1、社会主义发展史的2次飞跃

1)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

2)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

2、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思想来源

19世纪初期以圣西门、傅立叶、欧文为代表的批判的空想社会主义。

3、空想社会主义的局限性

空想社会主义者只看到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命运,却未能揭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经济根源他们要求埋葬资本主义却看不到埋葬资本主义的力量;他们憧憬取代资本主义的理想社会却找不到通往理想社会的现实道路。

4、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

马克思恩格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为实现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飞跃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5、第一国际和巴黎公社

第一国际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与国际工人运动的结合,初步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在工人运动中的指导地位。

1871年爆发的巴黎公社革命,是第一国际精神的产儿,是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6、十月革命胜利与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

十月革命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想到现实的伟大飞跃,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7、社会主义在苏联一国的实践

列宁领导的苏维埃俄国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大体上经历了三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进一步巩固苏维埃政权时期。

第二个时期:外国武装干涉和国内战争时期,即战时共产主义时期。

第三个时期:由战时共产主义转变为新经济政策时期。

列宁努力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俄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探索出一条适合俄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这是列宁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贡献,也是他留给后人的最宝贵的思想遗产。

8、社会主义在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不仅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史上和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而且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和人类社会发展史上也具有重大意义。

二、科学社会主义一般原则

1、科学社会主义一般原则

科学社会主义一般原则是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规律的集中体现,是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的基本遵循。

2、正确把握科学社会主义一般原则

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并提出了正确对待科学社会主义一般原则的科学态度。他们一方面强调这些原则的正确性,另一方面又反对将这些原则当作一成不变的教条。

3、在实践中探索现实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

1)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长期性原因主要有:

第一,生产力发展状况的制约。

第二,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发展状况的制约。

第三,国际环境的严峻挑战。

第四,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探索和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

2)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原因:

第一,各个国家的生产力发展状况和社会发展阶段决定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具有不同的特点。

第二,历史文化传统的差异性是造成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重要条件。

第三,时代和实践的不断发展,是造成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现实原因。

3)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第一,探索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坚持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

第二,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必须从当时当地的历史条件出发,坚持“走自己的路”。

第三,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必须充分吸收人类一切文明成果。

4)社会主义在实践探索中开拓前进:

第一,在实践中开拓前进是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第二,以自信担当、开拓奋进的姿态走向社会主义光明未来。

►马原第八章

本章内容:展望未来共产主义新社会,实现共产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注意事项:难度不大,只需记住重要理论即可。

考查方式:选择题

一、展望未来共产主义新社会

1.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展望未来社会的科学方法论原则主要有

第一,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基础上指明社会发展的方向。

第二,在剖析资本主义社会旧世界中阐发未来新世界的特点。

第三,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中不断深化对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认识。

第四,立足于揭示未来社会的一般特征,而不可能对各种细节作具体描绘。

2.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

1)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

2)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3)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

二、实现共产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1、实现共产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共产主义理想一定会实现,是以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以及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发展为依据的。

2.实现共产主义是长期的历史过程

首先,资本主义的灭亡和向社会主义的转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其次,社会主义社会的充分发展和最终向共产主义过渡需要很长的历史时期。

3.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第一,坚持远大理想与共同理想的辩证统一。

第二,坚定理想信念,投身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4、正确认识和把握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关系

从时间上看,两者是最终理想与阶段性理想的关系,

从层次上看,两者是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的关系;

从范围上看,两者也是全人类理想与全体中国人民理想的关系。

22考研政治马原核心考点归纳 马原必备知识点汇总

京ICP备14027590号